再讓音樂更乾淨

進行母帶後期處理沒有一定的SOP,但為了讓歌曲更大聲、聲音更飽滿,勢必會再過濾雜音與容易混濁的聲音,才不會在放大聲音的同時,連同雜音一起被放大。一開始可先做以下的基本處理:

 

1.基本處理

(1)降噪(Noise Reduction)

即便經過混音處理,歌曲仍很可能存在雜音,或是製作過程中因電流而造成雜訊。為了避免噪音再次放大,在母帶後期處理時會透過門限器去除噪音,如Gate、Expander;或利用去除雜音的軟體插件(Denoiser)來擦除雜音,如izotope的

Ozone Denoiser、RX7等,


不論在過濾錄音時的雜音或電子雜訊,皆為非常好用且容易上手的工具。
 
(2)頻率的處理(EQ Filtering)


過濾雜訊後,將使用EQ做細微調整,首先仍須解決相位問題。


雖然在混音時已經處理過相位問題,但在母帶後期製作時,精細度將會達到「處理某段產生相位的頻率」。如果相位問題無法解決,最好的方式是退回混音、錄音階段處理,但如果無法這麼做的話,也可使用線性相位等化器(Linear-Phase

EQ),透過時間的位移,讓某段頻率稍微延遲一些,降低該頻段的相位影響。但這也代表過多的調整將會


造成延遲(latency),影響整首歌曲的整齊感。


 

(3)M/S值調整

 
 

若想調整聲音的清晰度,在母帶後期處理時可透過Mid./Side值調整。如同乾訊號╱濕訊號一般,Middle值強調歌曲中最主要的角色,如人聲、大鼓、主要旋律樂器等;而Side值則強調次要的旋律樂器伴奏,以及聲音的空間殘響等。

因此經過M/S的音量比例、頻率等調整後,可以將側邊較混雜的聲響過濾掉,使歌曲的主要聲音資訊更加清晰。

在處理完相位問題之後,透過多段式的EQ,也可再進行以下調整:

 

2.看EQ圖形調整

將全部的帶通濾波設置好以後,可先用「看圖」的方式操作,嘗試觀看哪一段的頻率較為突出或特別凹陷,可將該頻率微小的降低或抬升(建議至多不要超過3dB)。

若有母帶後期處理的參考範例(Reference),除了可供聆聽比對以外,也能使用具有EQ Match 的EQ軟體插件,同時在圖表上比較範例與調整歌曲的頻譜,再按照範例的頻譜走向調整。

如下圖透過EQ Match的方式,將上方的範例頻譜帶入,與下方欲後製的歌曲頻譜進行比較,即可發現下方的頻譜有兩處稍微凸起處,此時若使用帶通式濾波(Band Filter),減少這兩處頻率,能使歌曲的頻率更為平穩、更符合範例歌曲。


 

 

3.找出整首歌曲的重要頻段,再細微調整

此時在EQ上的調整會對「整首歌曲」造成影響,因此EQ調整的量值須非常精細,如「實體多段式EQ圖」,調整單位甚至精細到以0.5dB為單位。

調整時請思考「整首歌曲」重要的頻段可能在哪裡,例如:整首歌曲中最重要的人聲、大鼓、小鼓Punch、吉他Solo、或是Hi-Hat的高頻等,先找出數個自認重要的頻段後,再將數個EQ的帶通式濾波(Band)設定在該頻率上進行調整。


 

設置Band Filter的位置後,再聆聽一次,並嘗試「細微」地調整。若是過度使用EQ,如低頻加太多;或是減掉過多Hi-Hat的高頻,將容易打亂整體的頻率平衡。

若不確定調整是否有幫助,建議可以不時比對範例歌曲,確認音量、頻率沒有因為EQ的調整而被破壞。


 

 

再讓音樂更有活力

讓音樂更乾淨後,想讓聲音更飽滿而有活力,此時可以透過壓縮器(Compressor),再做些微的動態調整。在母帶後期處理聲音動態時,最主要的目的有以下幾點:

 

1.維持音量的穩定

若是專輯內不同首歌曲,可透過動態控制讓聲音範圍相近,使音量的落差不會太大。即便是單首歌曲也可透過Mastering 多段式的壓縮器,針對須處理的頻段壓縮。例如:將


歌曲中頻的聲音稍微突出,就可以在中頻段落使用,讓中頻不致太過搶眼。


 

 

2.提升聲音的「衝擊感」與「黏著感」

若要進一步讓歌曲的衝擊感(Punch)更強烈、黏著感(Glue)更明顯,與混音階段類似,透過壓縮器的ADSR即可調整,但仍須留意以下事項:

(1)避免過快的Attack

若是音量到達閾值(Threshold)後,壓縮器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啟動,將會使聲音的頭端——瞬音(Transient)快速被壓縮。若是速度慢的歌曲使用過快的Attack,則可能會造成大鼓剛發出聲音,卻在還沒結束前聲音突然變小,反而容易破壞的

歌曲的衝擊感與律動感。

(2)不宜過長的Release

若是壓縮器一路壓到下一個重音來了還沒結束,下一個重音可能因音量未到閾值(Threshold)而無法啟動壓縮,而使大鼓音量不整齊,導致節奏感混亂。



(3)避免壓縮過多的比例與音量

 
 

前面說到壓縮器的使用「少即是多」,建議閾值設高一些,讓被壓縮的音量(Gain Reduction)維持在2dB以內即可,且壓縮比例(Ratio)建議不超過1:2為佳。

最終仍須依照自己的聆聽感覺判斷是否壓縮過頭,甚至打亂了原本混音的平衡。除了反覆聆聽確認外,也別忘記再聽聽參考範例。

經過壓縮器的調整,勢必會感覺某些聲音變得更為突出,如低頻被吃掉、唇齒音變得更明顯等,這些問題仍須使用EQ 與Compressor調整解決。因此在這兩階段必須更細心、更仔細地調整,才能讓聲音既乾淨又飽滿!


 

 

再讓音樂更飽滿大聲

當歌曲頻率與動態經過母帶後期處理後,在燒錄前為了再次確保歌曲的音量範圍不會超過極限而造成破音,最後一步還會安置一道手續:限制器(Limiter),用以限制歌曲


的音量不會超過某一音量定值。

 
 

限制器能讓音量不超過訂定的門檻,有效控制訊號的峰值(Peak),但因限制器是透過壓縮的原理限制聲音,所以超過門檻的聲音能量不會消失,而會被留在門檻以內,反倒能讓聲音聽起來飽滿了一點,由右上圖可看到限制器作用後,整體音

壓提升的關係。

設定閾值限制動態後,須調整最高電平值(Out Ceiling),使限制後的聲音最大不超過Out Ceiling 的數值。通常Out Ceiling會設置在接近0 dBFS的極限附近,雖然此舉能提升音量,但也犧牲掉歌曲動態,如右下圖圈選處,聲音經過限制器後,

動態被破壞而變得扁平。


 


 

因此在為歌曲設置限制器時,可嘗試以下的調整內容,藉此找到最適合的調整方式。

 

1.找出限制器最適合的門檻

使用限制器時,可先使用連結(Link)將閾值與最高電平值連結綁定,並從最大值開始往愈小的數值調整,直到限制器的衰減指示表(Attenuation Meter,通常表示為Atten)顯示衰減,仔細聆聽聲音的改變,並持續調整參數,直到聲音變得怪

異時停下,則該範圍將會是較理想的限制門檻。


 

Limiter使用步驟

 

Step 1 確定Threshold與Out Ceiling等數值回復至預設值。

Step 2 將Threshold先調整至-3dB、-6dB等數值;Out Ceiling調整在-2dB以上(但不高於-0.1dB)。

Step 3 啟動Link連結,並播放音樂,將Threshold向下拉動

Step 4 拉動的過程中,一旦Atten表開始顯示紅色的音量衰減指示、聲音開始變小或變得怪異,隨即停止拉動。

Step 5 將Threshold數值往回拉動,直到聲音不會變得怪異,將會是穩健的限制器調整作法。

 

2.調整最適合的Release Time長度

限制器常有Release Time的參數可作調整,數值大小決定限制器啟動後,尚須多久時間才會停止,而Release Time也會影響限制器衰減音量的作用時間。

舉例來說,設定限制器在踩踏大鼓的瞬間——瞬音(Transient)時啟動,若Release Time過短,在限制器作動後快速關閉,反而會使大鼓瞬音與延音的動態差異變小,削弱了衝擊感(Punch);若Release Time過長,則可能在下次大鼓瞬音

時,還在衰減音量,讓律動感變得混亂,因此Release Time的長度訂定是一項重要的課題。


 

從以上兩個方向為切入點,來調整限制器,就能更精準控制音樂動態,讓聲音更飽滿


大聲,但「大聲不一定是對的」,接著來了解當音樂要上架時有哪些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