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曲人平時該怎麼充實自己?如何有與眾不同的編曲想法?如何掌握得來不易的機會?


這次我們與華語唱片最重要的編曲家之一:呂紹淳 深聊,老師編寫過多首經典暢銷華語歌如:蔡依林〈舞孃〉、蕭亞軒〈愛的主打歌〉、林宥嘉〈說謊〉、羅志祥〈精武門〉等,而這次我們將談談他從業編曲以來,對於編曲製作專業的想法,以及如何保持熱忱持續學習!

(專訪時間:2021/5/10)



其實跟很多人一樣,因為高中時期玩樂團的經驗,紹淳老師決定往音樂這條路前進。

而當完兵後移民到美國紐約時,老師原本想好好學習編曲,但每每在地鐵裡看到街頭藝人彈琴彈得相當厲害,一直覺得無法企及而失去熱忱,因此決定轉換跑道學習錄音工程。


那時英文不是很好的老師,在學校裡面對原文的錄音工程書只能硬讀,也因為當時數位錄音昂貴且不普遍,必須學習類比機器剪接多軌盤帶等技術,但老師也因此更熟悉參數對於聲響的細微變化,對於之後的編曲專業有很多的加分。


從音樂圈一個人都不認識,到製造多首暢銷華語歌的編曲路

因為不習慣美國生活,2000年代回到台灣之後,在一個人也都不認識的台灣音樂圈中,在著名的音樂大師前輩陳揚老師工作室找了一個in house錄音師的工作

透過與這位恩師的學習與一次次的實戰磨練,漸漸的又將編曲的熱情找回來,就這樣走回編曲的路上。


當時因為沒有軟體音源,特殊的硬體音源國內也取得不易, 因此那時候老師會花費很多時間與金錢在蒐集器材、研究音色,希望在下一個編曲案子能夠率先用上

而那時候電子音樂尚未成為主流,也很少人會將電音音色加入華語流行歌曲中,所以老師編曲時,不論是快歌、慢歌,會嘗試加入電子音色或Drum Loop、或電音技巧在歌曲中

也因為當時的流行歌少有電音編曲色彩,更容易被注意到。因此那些年的經典歌曲,老師編寫了S.H.E.的〈美麗新世界〉、蕭亞軒〈愛的主打歌〉等歌曲而獲得業界關注,也獲得金曲獎最佳編曲人入圍的殊榮。

 

(紹淳老師工作室內類比時代的編曲音源機材)

發現編曲知識不足,如何精進

由於當時音源仍是硬體器材當道,且學習操作硬體的知識管道不多,因此若對基礎知識、器材操作認識不足,做起來就會覺得:「奇怪,音色怎麼調就是跟別人好聽的音色不一樣」。是因為一開始對聲音的理解、器材操作觀念就有誤解的地方。

因此紹淳老師建議在學習編曲時,可從以下3點著手 :


1.多認識電子音樂的名詞、聲響

電子合成器的理論基礎一定要知道,以及一些名詞要清楚。像是「振盪器」、「聲音波形」、「ADSR」、「濾波器」、「調變」等電子樂的術語與原理,而且知道它們在做什麼,以及該如何使用。

因為如果你不知道的話,對器材或Plug In的使用會非常侷限。多了解對自己一定是好的,能夠應用的工具也會更多。


2.透過雜誌等專業知識性資源學習

而現在Plug In數量及學習管道已經非常豐富,除了多動手去嘗試Pug In、實體的器材之外,也可以線上訂閱外國的音樂專業雜誌來看,

像是Sound on SoundFuture MusicElectronic musician等,上面會有很多技巧以及新知可以學習。

保持自己的求知慾上進心。平時多累積功夫,一旦得來不易的機會來了,就可以呈現在自己的作品中。

(老師建議:想玩電子音樂的朋友, Future Music 一定要買來看)


3.學習混音觀念,用於編曲

老師提到:「編曲家在編曲就需具備混音的觀念」因為現今編曲與過去不同,特別是EDM,常常一邊編曲,同時就需一邊進行音色或鼓組的修飾,如EQ、Dynamic、SideChain等調整。

因此有混音的概念,可以避免後續聲音混濁、頻率打架、動態等問題發生,且交給混音師製作上時,也更容易聚焦、溝通更方便及快速。

 

(老師工作室一隅)


現在學習管道很多,像Hip Hop或EDM這類現今主流的曲風,即便不太了解樂理、對和弦應用、配器法有很完整的認知,

透過多聆聽音樂、多模仿、多操作、多學習、準確理解想使用的Sample名稱與分類、熟悉Drop、Build up、Breakdown等常見編曲方法,加上很好的求知慾和有一副好的耳朵,也能完成出相當不錯的歌曲,這也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做出完整歌曲的方法。


能力很重要,而「態度」是能夠持續在音樂路上前進的關鍵

但老師提到,音樂能力雖然重要,但他認為「態度」更重要。

當然能力不可或缺,如果音樂能力與技術優異,那麼態度方面,如何讓這個領域的人喜歡你,讓人願意跟你長期合作?


「信任」與「成就感」是編曲家除了收入之外,也很重要的東西,長期合作才能有大量的作品、也才有機會衍生更多合作,一旦有機會踏出去,之後就要培養自己的態度!



採訪/編輯:蔡東紘、陳從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