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在華語娛樂產業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驚悚、動作、警匪、奇幻...各種類型電影享有盛譽。

而在香港電影高度工業化下的配樂工作者,他們製作配樂、解讀影像的方式,與台灣究竟有何異同?

透過本次專訪香港配樂家-王建威 老師,從他參與多部知名港片如《寒戰》、《危城》等電影配樂製作,以及港台多達25部電影配樂製作經驗,了解他的配樂歷程,以及對「做好配樂」的見解。



非科班出身 自行鑽研配樂

 建威老師在18歲時接觸到吉他,進而加入了樂團,接觸了大量不同的音樂,偶然聽到了漢斯・季墨(Hans Zimmer)為電影《神鬼戰士》(Gladiator)所做的配樂便愛上了電影配樂,於是開始用MIDI模仿大量的作品。

 大學畢業時正好遇上SARS,建威老師就在家裡做Demo,投到各個製作公司,最後被一間廣告公司錄取,踏進了配樂的領域。

 在廣告配樂領域,由於廣告商與品牌決定行銷策略,與宣傳推播的即時性,常常會遇到「今天給影像,明天要配樂」的即時性案件,需要非常有效率的產出。老師提到:「廣告商因為工作時程安排,常在傍晚、晚上驗收成品,因此收到委託後,需要利用前一天晚上趕工做完,以便準時交件。」也透過多年廣告配樂製作經驗,養成高效率的配樂工作方式。


(建威老師製作多部知名品牌廣告配樂,圖片來源:Fun Track Music)


香港電影配樂首重效率,但配樂家像「供應商」而非創作者

 多年配樂的經驗後,老師開始接觸香港電影配樂製作,參與了多部港片配樂創作。其中也不乏多部在台灣有高知名度的作品如《寒戰》《危城》《通天神探狄仁傑》...等。「量多且質精」對於多數觀眾來說,​​是對於香港電影工業的稱讚。

 但是老師提到:「香港電影產製效率雖不錯,但工作期程短、加上監製/導演給配樂家的尊重與創作空間比台灣小,且常有工作不合就撤換人員的情形,因此配樂家的角色反而像是音樂的「供應商」,只是電影中的一個小小螺絲,而非創作者。」

(建威老師參與之電影配樂作品《危城》,圖片來源:Fun Track Music)

香港與台灣電影配樂產製的異同

 當建威老師離開配樂公司,自立門戶接洽港台兩地的配樂製作案,然而老師認為,兩地在產製電影配樂的過程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像:

1.部門組成:台灣電影製作最大的角色通常是導演,但在香港是「監製」,甚至發生監製開除導演的狀況。

2.合作意識:如果製作配樂製作狀況不理想、或合作中有爭執,在台灣通常會盡力克服,但在香港通常會是「直接換人」,因此常常在製作過程中戰戰兢兢。

3.製作期程:視不同電影製作案例,但通常在香港的配樂製作期程比起台灣還要短,因此在台灣製作配樂,可以做得較精細、較舒適一些。

 喜歡台灣配樂製作模式,加上港台兩地的配樂製作業務在台灣也能順暢進行,因此老師決2020年底決定來台灣發展,也希望在台灣找到更多配樂創作的可能性。



(製作動畫電影配樂《大偵探福爾摩斯之逃獄大追捕》赴匈牙利錄製管弦樂,來源:Fun Track Music)


如何做好電影配樂?先懂得解讀電影!

 聊到建威老師對於「如何練習做好配樂」這件事時,原本我們認為老師會從作曲旋律、情緒、配器...技術方向切入,但老師認為「比起配樂的作曲技術,懂得解構電影反而更重要」。

 因為音樂創作上使用的技巧與做法,無論是武打片還是文藝片、其他類型配樂都是相似、甚至一樣的,不同的是在於劇情與剪接上的判斷,每一個片種都會有特定的剪接語言,例如如港片最為人熟知的類型片:警匪片、動作片還是武打片...等,這樣場景通常都伴隨著剪接速度、緊湊的結構,需要很有張力或緊張的音樂。

 老師舉例說道「例如警匪片一定會有劇情的結構 —— 調查、追逐、打王,一定會有對主角重要的人死掉,再來會有一個完結前的大型打鬥片段...」透過劇情的解構,並且找出5~6部同類型的電影解析配樂的Cue點與製作手法,能夠更快速熟悉不同類型的配樂。


(了解編劇架構有助影像故事理解,如以好萊塢編劇教父-羅伯特的故事設計論述,解構類型片劇情)

1980~2000年代的電影是好的配樂學習對象

 聊到學習配樂的的建議,建威老師提到:「建議從80、90、2000年代的電影配樂進行分析跟學習的內容。近年的配樂可做學習參考,但比較難歸納分析,例如漫威超級英雄的電影,因為幾乎從頭到尾都需要配樂,反而較難剖析影像、角色情緒分格與配樂的關係。」例如老師提及他很喜歡的日本配樂作曲家-菅野洋子:結合電子元素和New Age的配樂手法,影響後續配樂家對於CyberPunk類型影像的配樂定調。

 老師也認為菅野洋子的配樂呈現很容易抓住故事核心,他所製作的動畫配樂如《攻殼機動隊》《星際牛仔》等,都是不錯的學習解析案例。


(日本配樂作曲家-菅野洋子,知名配樂作品包含《攻殼機動隊》《星際牛仔》《超時空要塞F》等)


在配樂路上持續成長,音樂/影像外,這件事也很重要

 建威老師分享道.想成為一位的好的配樂家,音樂以外的事情也需要了解。像是故事的敘述的角度和呈現手法、劇情的架構、核心需要有些研究,也要有些自己的想法,並用音樂呈現出來。老師特別提到,電影是畫面的呈現,對配樂家來說會比較抽象,同學們可以多看文字的小說、文學作品會對製作配樂非常有幫助,因為小說的文字可以直接看到故事的角度、走向以及角色的狀態。

 因此理解影像故事、角色,對於配樂來說會是很重要的事,不見得要編寫出非常華麗才是好的配樂,也期許在配樂路上前進的朋友持續培養解讀影像的能力。



更多王建威老師、Fun Track Music 的作品與資訊

請上Fun Track Music 網站https://funtrackmusic.com


/採訪編輯:林昱慈

/編輯:陳從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