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著做就零失誤的音樂製作法,每週二開始連載!

每週分享一篇音樂製作的專業技能知識給你~!

內容將會逐步分享A&R、寫歌、編曲、錄音、混音、到母帶後期處理所需技能

不論初學或進階的朋友都可以充分吸收這些觀念與技術!


建立整首歌曲的架構

找出適合的音域之後,就可以開始準確地寫旋律了!寫旋律就像寫故事一樣,若沒有故事大綱,將難以有效率地完成一首歌曲,因此必須先建立歌曲的大綱——曲式(Form)。


1.常見的歌曲段落名稱

建立曲式架構時,各位必須先知道歌曲的不同段落該如何稱呼,按照段落情緒轉折可分為以下類別:



 

為了記譜方便,通常會按照歌曲段落,依序使用A、B、C代替主歌、導歌、副歌等字樣。如果段落重複、或重複卻稍有不同處,則加上序號如A1、A2表示。

 

2.先有歌曲主幹,就容易擴張曲式架構

若是從零直接構思曲式,想必會不知如何著手吧?因此在上述段落中,可先以最重要且會出現主旋律的「主歌」與「副歌」(分別以A、C稱呼)安排,以下是兩種常見的曲式:

·       A(主)C(副)A(主)C(副)

·       A(主)A(主)C(副)A(主)

確定ACAC或AACA的曲式後,再以「起承轉合」的概念完成整首歌曲,安插前奏、導歌(以B稱呼)、間奏、橋段(以D稱呼)、尾奏,甚至是重複主歌、副歌,就能完成整首歌曲的架構,可參照以下範例:

·       ACAC:前奏-A1-B1-C1-間奏-A2-B2-C2-D-C3-尾奏

·       AACA:A1-A2-B1-C1-A3-間奏-A4-B2-C2-C3-A5-尾奏

透過以上兩個範例可以發現:建構歌曲架構不一定要具備所有段落,只要將歌曲的「起承轉合」安排得當,即便歌曲只有ACAC四個段落也可行。

在設計曲式上也須注意歌曲時間不宜過長或過短,建議總長3~5分鐘即可。若時間太短,還沒搔到聽眾癢處就結束了;時間太長則會讓人容易感到煩悶。


3.從曲式安排歌曲情緒線條起伏

安排曲式最重要的原因是建構歌曲「起承轉合」的層次感,在不同段落安排不同的旋律寫法,能使歌曲情緒更加完整,而且更有層次。

曲式段落與安排歌曲旋律層次的關係,可量化成以下圖表。希望各位平日也能嘗試架構曲式,畫出專屬於歌曲的情緒時間表。


從旋律動機開始寫作

若各位已完成前面的創作準備事項,接著就可以開始寫下旋律的第一個音符了!

在確定音域與曲式後,如果還是對於旋律沒有想法,此時不妨參考旋律動機(Motive)來創作,可以先隨意寫出一段樂句,甚至是一個小節的旋律,例如:以下寫出一小節「Do-Mi-

Re」的樂句:




 

透過一小節四個音符的「排列」、「節奏」、「音高位置」改變,就可以歸納出五種常見的旋律動機發展:

 

1.重複(Repetition)

「重複」顧名思義即為重複該樂句,雖然就譜面上看起來單調無聊、沒有變化。但搭上伴奏之後,即可透過和聲的改變,讓歌曲聽起來擁有不同層次的變化,詳細內容將在單元2-6說明。

 

2.模進(Sequence)

與重複的動機設計相似,但每一次樂句重複時可改變音高,而音符相對位置不變,是流行歌曲很常使用的手法。



 

3.逆行(Retrograde)


逆行是將原本的樂句倒過來寫作,可以呼應原本的樂句,使樂句長度得以延伸。


 

4.擴大(Augmentation)

擴大是以延長音符長度,將原本的旋律進行擴張,即便擴大到下一個小節完成也可行。例如:下例第2~4小節,將原本在同一小節的音符長度延長,並跨越到下一個小節完成。


 

5.減值(Diminution)

減值與擴大相反,是將原本的音符長度縮短;若能與擴大搭配的話,便可營造出歌曲的律動感。




只要透過以上五種動機設計方法,再加上不同的音高、排列,就會讓旋律愈來愈豐富而不單調,如以下兩種設計方式:

(1)提取完成設計的片段發展

經設計動機後的旋律中增加、更改一些音符,例如:


更改後的音符,其實等同於新的樂句,亦可再做延伸,例如:



(2)從動機設計進行綜合演練

原本旋律的音符隨意排列,即便在節奏一樣的情況下,也可以做出許多不同的旋律,就以上範例進行綜合演練如下:





旋律寫作的各種動機設計目的是幫助創作者發展旋律,並沒有硬性規定如何使用動機。透過原本「Do-Mi-Re」的範例,也能夠延伸出許多不同的樂句。


------

若想更全面了解音樂製作上所需的知識與能力

也可以透過《第一本照著做就零失誤的音樂製作工具書》

(連結請點:https://bit.ly/3ggRpER)

快速找到你想要補足的音樂製作專業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