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編曲/製作人- Vast&Hazy 林易祺: 讓製作人的idea,經創作人之手成為音樂的養分
07 Dec

常會聽到「我覺得Demo比較有原本的味道」、「給別人製作後,就不像他們的歌曲了」
為創作者、樂團製作歌曲時,雖然盡量不動配器、編曲風格才能夠呈現創作人的精神,
但製作人過程中只是負責把製作品質維持好、「維持原創」就足夠了嗎?
身為入圍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 Vast & Hazy的吉他手 林易祺,除了樂團創作以外,亦參與許多獨立歌手樂團的製作,如黃宇寒、好樂團、南西肯恩、忒修斯...等,
這次我們邀請兼具創作人及製作人兩種身份的易祺老師,透過實際製作與編曲的製作經驗,分享他對於「為創作人製作音樂」的想法。
音樂製作人除了技術協助外,其實還要掌握更多
談到擔任樂團、原創歌曲的音樂製作經驗,易祺老師認為音樂製作人除了提供技術能力外,也需要為創作人提供製作方向和美感判斷,
創作人若不具備編曲或製作能力,這時候製作人對他們來說會是偏向技術層面的協助,
而如果像樂團已經有很完整的編曲,他們可能更需要偏向美感、A&R上的協助與建議,
但不論哪種狀況,製作人要設想歌曲製作出來後的樣貌,有哪些特色、記憶點可以幫助創作人被聽見。
有時候遇到雙方意見相左的時候,老師建議創作人思考「製作人的idea是什麼?follow他是否會讓你的作品有更多不一樣的東西」。
創作人有時可能會陷進自己的想法中,雖然沒有不妥,但少了製作人介入也難有新的火花,也不容易從第三者的角度給予歌曲回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