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選擇歌曲的節奏型態

確定編曲的曲風也代表初步確認了節奏型態,若要在節奏上仔細編寫的話,一樣要從「節拍類型」及「音符型態」著手。


1.節拍類型

在節拍上,可歸納為以下三種類型:

(1)偶數拍

在一個小節中,以2拍、4拍作為節奏依據,會讓歌曲聽起來平穩,猶如中版進行曲的感覺,這是多數歌曲最常使用的節拍類型。

(2)奇數拍

在一個小節中,以3拍為依據,雖然對稱性不如偶數拍明顯,但會產生活潑、舞動、前進的感覺,如圓舞曲、華爾滋曲風等。

(3)複合拍

複合拍其實是在原本的拍子下再進行細分,例如:複合兩拍為2拍中每1拍細分為三拍,而產生「1-2-3、2-2-3」的計數,以此類推還有複合三拍、複合四拍等,這樣的節奏其實就是所謂

的「6拍、9拍、12拍」。

若再套入編曲的配器概念,就能將複合拍的概念發揮得更充分。例如:在複合拍的第一拍(大數字1處)下大鼓、在複合拍的偶數拍點(大數字2處)下小鼓、並在每一拍搭上Hi-hat

(數字1/2/3-2/2/3),就可以產生豐富的節奏,從下圖中能更了解複合拍套用編曲概念的型態。

 75.png


2.音符型態

節拍確認之後,對於使用的音符長度也必須雕琢一番,了解音符型態如何影響聽眾的聆聽感覺。

相信各位對於音符長度記號,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已經具有一定的認識。但訂定節奏時,必須思考的不只是該用何種音符,而是如何透過音符長短,影響聆聽的感受。

音符長度差異可視為光譜,愈靠近左右兩端,愈有以下感受。

音符長:平緩、穩定、強調氛圍

音符短:急促、密集、零碎、奔馳感

依照這樣的特性,各位其實可以把音符想像成步伐,不論平穩走路、輕快跑跳,或是更細膩的描述,如搖搖晃晃前進、躡手躡腳地走路等,最重要的就是透過音符長度的細心安排,讓

聽眾更容易將節奏轉化成感受。

 76.png


3.複合節奏

流行歌曲的節奏為了好記,在主歌、副歌等段落,不會使用太過複雜的旋律。但如果想在歌曲中加入特別變化的話,可以嘗試在間奏,或在特別的拍子變化下,使用複合節奏。

在複合節奏上運用良好的例子,如Sting的《Love Is Stronger Than Justice》,其主歌的鼓點節奏,明顯與其他配器不同,卻又在副歌時拉回到習慣的四拍節奏,是很好的參考範例。

複合節奏的概念就是合併一小節內兩種不同的節奏型態,例如:在下圖「節拍三拍」的例子中,將三等分(每等分為四分音符)與四等分(每等分為附點八分音符)的音符合併,就會

產生非常新奇的節奏。這樣的方式也能套用複合拍的編曲概念,讓不同的樂器搭配複合

節奏,產生新奇的節奏效果。

 77.png

各位也可以自行嘗試,組合出不同的複合節奏,為詞曲賦予不一樣的節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