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立歌曲的曲風

每種曲風都有獨特的「標誌」,可作為編曲時的參考依據,以下列舉幾種可作識別的標誌類型。


1.風格精神

現今提到的曲風常與音樂形式連結在一起,例如:曲風為藍調(Blues)的編曲,會有藍調十二小節的曲式;曲風為龐克(Punk)的編曲,則少有插音、而以和弦為主體的伴奏方式演奏。

樂風與社會發展有很大的關係,例如:藍調為18、19世紀時,在西方社會盛行蓄奴的狀況下,從受到壓迫的南方非裔美國人所抒發情緒的詠嘆演變而來;龐克則是在1970年代產生反烏托邦、無政府主義、反抗流行音樂形式等背景下,逐漸發展出的樂風。

因此,若想創作出更像藍調、爵士等曲風時,可以試想自己的作品是否與該曲風的精神貼近。


2.節奏型態

不同的曲風在節奏型態上各有不同,而讓節奏呈現多元面貌的要素,可以分為「節拍長度」與「重音拍點」,如節拍長度中會有「拍號」與「音符長度」的影響,或是重音拍點會大大影響律動感(Grooving)等,詳細內容會在單元2-5中進行說明。


3.使用配器

每種樂風都有其盛行的年代與地區,因此若欲達到某種曲風的典型樣貌,則須參考經典歌曲中的配器。例如:80年代的New Wave曲風,使用了大量的KORG、Roland合成器,只要去聽Chicago樂團或Michael Jackson當時的專輯,就能夠知道應該使用何種音色、樂器。

如果你今天想要嘗試New Wave的曲風,一定要往經典歌曲找答案。

此外,即便是相同配器,在不同樂風的編寫方式也會有所不同。例如:龐克歌曲的吉他以強力和弦(Power Chord)伴奏為主,不會像搖滾一樣有深刻印象的主題樂句(Riff)或銷魂的獨奏(Solo),在編曲時亦須一併納入考量。


4.獨有特色

不同曲風都包含獨有的特色,很容易作為分辨曲風的依據。例如:藍調有經典的藍調十二小節;搖滾有專屬電吉他Solo的段落;電子舞曲(EDM)則有很低的低頻、舒服又肥厚的大鼓、獨特聲響的拍手聲(Clap);抒情歌曲常有很好的和弦變化、戲劇化的段落編排、以及充滿表現力的弦樂等。

以上樂風的標誌可做為編曲曲風的參考,若想混合使用也可以。例如:在抒情歌中嘗試EDM 風格的編曲,倘若運用巧妙,就會得到耳目一新的效果。

 72.png

 73.png

確立歌曲的速度

確定曲風的呈現後,接下來必須訂定歌曲速度與節拍。大部分歌曲為一速到底,如果不想如此,可參考以下方法。


1.將速度增倍(Double)或減半(Half)

若要讓歌曲有明顯的段落變化,在速度上最容易實踐的方式,即是將原速度「增倍」或「減半」,一來演唱者比較容易抓到速度;二來在速度變化時,也不會太過突兀,這兩者都是很常見的變速方式。


2.在不同段落作微小的變化

若是抒情歌的話,在速度上會有較多的微小變化。例如:進副歌時,速度增加了1BPM;或是到下一個段落前,做漸慢(Ritardando);或在前奏(Intro)與尾奏(Outro)時,轉為自由拍、不侷限速度與節拍。

儘管有不同的變速方式,現今仍以固定速度為大宗。因為固定速度如同心跳,會讓聽眾很容易預期與接受,這也是電子舞曲(EDM)、迪斯可(Disco)等舞曲所強調的東西,所以這類歌曲的節奏、速度都會很相似。

 7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