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歌不只靠「才華」,還需要靠「心機」吸引聽眾耳朵

其實能夠發現裡面藏有的寫歌祕訣與方法

「靈感」固然重要,但仔細分析紅遍國內外的歌曲


大禾音樂製作 音樂總監、金曲製作人、金馬配樂家 -林尚德

入行至今詞曲創作、製作許多知名歌手如FIR、劉德華、蕭煌奇、鄭秀文、彭佳慧等

並打造華語世界最具指摽性的流行音樂製作教育品牌-大禾音樂

透過這次的專訪,將帶大家深入了解寫歌的祕訣破解你我在寫歌創作上常遇到的「迷思,讓你用對方法有效寫出好歌!

圖片

Q1:想請問老師在開始寫歌下筆前,是否會有個人的寫作方法,或是有效率產出優質作品的方式?


          我覺得身為職業創作者對靈感的依賴應該要減少,因為創作是常態性的工作,應該要把創作的肌肉練起來,所以第一個是不要依靠靈感,

把靈感的依賴縮到最小這是我覺得很重要的一件事。

           第二個是減少對樂器的依賴,讓想像力自由以前我寫歌其實也是拿著樂器,想一些和弦來彈,透過和弦不同的色彩,激發心中對旋律的想

法。可是這兩年開始,我寫歌會直接用哼的,因為搭配樂器時,終究還是會受到你習慣、擅用的和弦影響,它會限制你的想像,當然清唱過程當中

一定還是會有習慣的和弦進行色彩在裡頭,不過寫出來的東西確實比較活。

圖片       

       如果我已經知道為了什麼目的而創作,我會在下筆之前先想一下形而上的東西比如說我想寫一個比較大氣的歌,那什麼樣子是大氣?

       該有什麼樣子的配器?然後會有什麼樣的詞句?通常不會有什麼清楚的答案,正式開始做demo前我通常會先沉澱一下,先讓自己安靜下來,

       準備一個手機把自己哼唱的東西錄下來旋律寫到七成八成確定才會開始編曲,這樣我覺得比較容易把創作的意念保持得很清楚,不會被編曲所

       影響,這是我現在寫歌的方式。


Q2:許多人常說寫歌創作源自於生活經驗與感受、很難找到有效方法來學習,請問老師是否也如此認為?如

果不是的話,老師會用什麼方法學習吸收、幫助自己有效寫出歌曲呢?


      這次專訪我先把創作界定在詞曲,先不管編曲(雖然現在的歌曲大多是一體成型),這個時候就會把你的樂器技術、會使用多少和弦、或

者是能夠寫多複雜的旋律...等放在一旁,而我自己寫歌的養分,其實是來自於兩個東西:


一、研究經典歌曲、並且臨摩寫作

      我很喜歡去研究過去成功的案例,那些寫得很好、大家很喜歡的歌曲,到底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好比說Bruno Mars的音樂有很多源自70年

代、80年代的Disco、Funk,可以在Bruno Mars的歌裡聽到麥可傑克森、MC Hammer、Prince的東西,每種音樂都不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他們都有

來由,研究好的經典作品比較不會被困住,但這部分的工作也是很需要想像力,因為當時的音樂型態跟當代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必須要適應時代創造

新的可能。

     

        把這些經典歌曲都聽得很熟後,仍須留意「復古跟過時其實是一線之隔」,復古是很時尚的音樂手法,你得把它製作得很傳神,又要讓聽眾覺得

很新鮮。如果只是完全依照經典歌曲的方式去做就會過時,因此有幾個東西是一定要改的:

   第一個是音色要改成現今的聲響,比方說你要做七零年代、八零年代的Disco,還是像那個時候的樣子,可是你不能完全一樣。

   第二就是旋律寫法不能與當時一樣,若旋律寫的跟當時一樣多變化,沒有把它寫得稍微平一點、短一點的話聽起來會比較老。以前的旋律像是

歌,現在旋律比較像在做運動這些平常就要做好準備,臨時要寫再來作研究其實會有一些來不及。


二、我的創作養分有大部分都來自於跟音樂無關的東西

        我覺得創作本質上都是相同的,音樂的養分可以從文學、電影等其他領域吸收。流行音樂比較少創作者自己寫的創作理念或評論,但在古典樂、

文學領域,作曲家、作家自己講什麼是創作的書非常的多,我想可能是因為流行音樂本質比較活潑、比較新鮮、變化快,所以當它已經形成一個學術時候

,風格可能都已經過時了。

圖片

 (老師最近閱讀的三本書籍- 張大春《聆聽父親》、朱天文《巫言》、唐諾《盡頭》)

Q3.現今的流行歌曲以「編曲」為主導,「詞曲」好像不再是主導歌曲的角色,請問老師認為有這樣的趨勢嗎?而詞曲創作者如何面對這樣的狀況?需要具備什麼能力,才能在市場上擁有更多被看見的機會?

         寫歌如果硬要分類的話,一種是把詞曲的抑揚頓挫、用字遣詞發揮到極致,讓編曲來配合詞曲。而另一種現代常見的做法是先形塑編曲與音色,再來創作弦律與歌詞,好處是音樂性會比較多元而豐富。

       現今大家多偏重於編曲的音色與節奏,旋律或歌詞融合在音樂中為最重要的事情,弦律不是看音符排列是否「漂亮」、歌詞也不是看是否「清楚」,把原本詞曲要做的工作由樂器、編曲來分擔。 *Max Martin(註) 在訪談中提到他百分之百對歌詞不在意,只要唱得順就好,所以你看他的歌詞是非常簡單,可是你一直寫下去還是會遇到有些歌曲,是需要很感人的旋律跟歌詞而非樂器,所以我覺得這是我們很值得花一點時間研究:到底好的旋律跟詞要怎麼寫出來。

       而現今音樂人應該要怎麼樣寫歌才會被聽到,我沒有辦法提供意見,因為被多少人聽到不是我們能夠控制、能夠界定的。但如果把寫歌當作你很喜

歡的一件事,或者這就是你的職業,其實很值得花許多的時間去研究,流行不斷不斷的改變,一個創作者不可能什麼樂風都非常擅長,所以你必須

要去做研究,把自己喜歡的音樂研究好、做好,我想這會比猜測做什麼事情能夠讓更多人聽到還好玩得多。

*註:Max Martin為瑞典詞曲作家、音樂製作人、歌手,1999年至今參與創作出22首BillBoard 告示牌排行榜冠軍單曲如《Shake It Off》、《Can’t Stop the Feeling》等,為全球第三名最暢銷歌曲創作者,僅次於披頭四樂團成員Paul McCartney,並經常與全球知名歌手如Taylor Swift、Katy Perry、Jessie J等人合作。

圖片

Q4.在老師作為「音樂教練」的過程中,是否常發現許多學員學習寫歌技能後仍無法有效做出自己的歌曲、或是寫了很多段落,但最終都無法完成整首歌曲,這背後可能是什麼原因造成?

       音樂教練就是協助大家把創作完成,或者是把你的創作優化的協助者,這些年我做了很多這類的工作。有才華的創作者很多,可是自己看自己的創作很容易有盲

點,比方說大家會有很好的樂句或者很好的小段落,可是不知道怎麼樣把這個創作變成一首歌。聽起來其實有點奇怪,因為創作應該是一個完整的意念而不是一個個片

段的資訊,不過現在的歌曲大部分是把很好、很多、很好的靈感拼湊成一個曲子,跟我以前做的:主歌有一個醞釀,PreChrous有些堆疊,然後到副歌達到全曲

的高潮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你有很多短的好的靈感在這個時代是有可能寫出受到大家喜愛的歌曲的。


      旋律寫作能力我覺得那其實算是一種天性,就是你聽得多,其實你也能夠寫出一些悅耳的句子,只是你不知道怎麼發展下去。每一個創作人都會面對到不同的問題,

很多創作人,透過音樂教練的協助讓他創作出心中更理想的歌曲,我覺得悶在家裡寫其實是很難長久持續寫出很好的東西,其實是需要大家多交流。當然我

也研究了很多的方法幫大家克服,將旋律發展成完整歌曲,並整理出一些我認為是有效、比較當代的一些邏輯方法傳授給大家。


Q5.承如老師提到,請問老師整理出哪些有效又符合當代的寫歌邏輯方法給大家,而這些方法如何協助創作者讓自己的作品更好?


           有時候大家會賦予創作過度神聖的意義,變成說這是你很私密的想法,所以我也不方便對你的歌多做討論甚至批評,我覺得不是這樣的,透過交流你才

能很直接知道對方真正的想法,流行音樂最終還是得要接受市場檢驗,提早聽聽大家的意見不是不是壞事,當然這麼做不是把創作分高下是告訴大家有另外

一個種寫歌的方式是這個樣子。


      你需要認識一些音樂的導師、需要有人很掏心掏肺的告訴你,這個旋律應該是怎麼樣,你會省去很多猜測的時間。比方在這個地方和弦可以換成什麼;


如果是我的話,旋律會在這裡做什麼樣的調整,直接討論交流。



               


                透過漫無目的的嘗試結果就是你會花數倍的時間剪輯,但是結果還是不好聽,這樣太傷心了,我們一開始就要避免。藝術這類的東西其實很重結

果,以上這些東西其實是比較不容易在Youtube學到,我很樂意把業界很多的前輩累積下來的經驗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在音樂創作的路上都能受到啟發。

就算花一、兩年醞釀雕磨,只要出來是不好聽的,那就是不好聽,不能把花費的時間等同於作品的好壞。如果你了解創作與製作的方法:演唱時要注意什


麼、該留什麼東西、Edit時如何有效編輯出理想的Vocal ,這可以讓你創作的路走得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