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我的音樂為何這麼平?

經過EQ的調整後,聲音清晰不混雜,耐聽程度更高。但在播放歌曲時,卻會覺得某些樂器音量忽大忽小而干擾聆聽,或是即便到了副歌,人聲、樂器卻不夠激昂。要解決這些狀況,必

須精準控制配器的動態範圍(Dynamic range)。此處的動態是指聲音最小聲與最大聲的範圍,在混音階段精準控制動態範圍,具有兩大目的:

(1)維持音量平衡,避免歌曲的音量忽大忽小。

(2)讓聲音更豐富飽滿,並改變聲音的前後距離感。


1.壓縮器的四項歷程

如欲精準控制聲音動態範圍,必須使用壓縮器(Compressor)。壓縮器能將聲音的動態範圍限制變小,例如:將過大的音量變小(Downward),或將過小的音量變大(Upward),

是混音最常使用的動態控制效果。各位必須先了解聲音從發出到結束時將歷經的四個過程ADSR,以及壓縮器如何作動。

 164.png

(1)第一部分A:起音(Attack)

此部分為聲音發出時,音量從0到最大音量(Peak)的時間。在到達最大音量前,將會通過壓縮器啟動的開關——閾值(Threshold)。一旦通過閾值,壓縮器將會收到啟動通知,使得

超過門檻的音量衰落,而衰落的量常為比率(Ratio),如1:2、1:4、1:8 壓縮音量會變成原音量的1/2、1/4、1/8等。

(2)第二部分D:衰減(Decay)

為壓縮器啟動後,將聲音衰落到指定音量時,所需要的時間(Decay time)。

(3)第三部分S:延持(Sustain)

衰落到指定音量時,聲音維持一定音量,且壓縮器維持開啟的時間(Sustain time)。

(4)第四部分R:釋放(Release)

當聲音變小、壓縮器關閉後,直到聲音完全消失的時間(Release time)。


2.壓縮器的作用

透過以上調整功能,壓縮器可為歌曲達成以下目的:

(1)讓聲音飽滿紮實——提升訊號量(Makeup Gain/Output Gain)

雖然壓縮後聲音的動態範圍會變小,但若將壓縮後的音量拉高(增加Makeup Gain),就能在同樣的最大音量下,獲得音量更集中、更飽滿紮實的聲音,如下圖所示:

 165.png

(2)改變聲音的音色

若使用壓縮器壓縮的量較多,因為聲音動態範圍變得更平,使得聲音細節消失,會讓聲音像有毛邊一樣,產生如破音般尖亮的聲響。例如:Distortion(失真)的效果,就是應用此原

理。

 166.png

(3)製造聲音的前後關係

例如:在歌曲中將貝斯的壓縮比例調高,讓動態範圍變得更小,使聲音不會太過突出而造成聲音在後的感覺。

(4)改變聲音的律動感

使用壓縮器也會改變聲音的作動方式,即聲音的律動感(Groove)。例如:在鼓組重拍時,設定容易到達的閾值而啟動壓縮,將Attack數值調小,使重拍後的聲音更快壓縮,讓重拍前

後大小聲對比更明顯,進而感覺重拍的衝擊感與顆粒感變重。再搭配Release的調整,使下一個重拍到來前關閉壓縮,讓下一個重拍不會被壓縮影響。

 167.png

除此之外,壓縮器亦可與其他效果插件配合,做出進階的混音技巧,詳細內容將在單元4-13中說明。


3.壓縮器延伸的動態控制效果

(1)延展器

延展器(Expander)的作用原理與壓縮器相反,是將聲音的動態差距加大。例如:將低於閾值的聲音比率(Ratio)減小,或將高於閾值的聲音比率增大,如下圖,可讓歌曲更富有動

感,並藉此減少背景噪音的影響。

 168.png

(2)限制器

限制器(Limiter)設定頂點,讓某個音量到達閾值時就不會再增加,是保護音響跟音量的把關工具,也有混音師透過這種方式提高音壓,或是做出破音效果。

 169.png

(3)門限器

將低於閾值的聲音全部捨棄掉,可用於解決背景雜音、竄音等問題,讓聲音變得更乾淨。實務上,收大小鼓的麥克風都會收到其他聲音,若想讓大小鼓的聲音更「乾淨」,亦可用門限

器(Gate)達成。

 170.png

(4)嘶聲消除器

嘶聲消除器(DeEsser)是綜合等化器(EQ)與壓縮器的效果,當音量大到壓縮器作動時,將會衰減人聲唇齒音的頻率。消除人聲唇齒音產生的高頻刺耳聲,對於Vocal 歌聲或是口白

時,能有效改善聲音的表現。

 171.png